万家基金莫海波:四季度价值占优 自上而下择时选行业

2020-09-29 15:49:45    来源:蓝鲸基金    

莫海波是一位自上而下风格的基金经理,在过去几年市场的几个关键时间点,他在宏观研判和行业选择上都显示出了精准的判断力。

例如在大起大落的2015 年:

当年5月,莫海波凭借着自己多年宏观策略的研究背景,及时洞察到了中小创的估值泡沫和市场资金的杠杆风险,因而提前将中小创持仓转移至低估值蓝筹股,这一度让基金的排名相对靠后。

但莫海波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在 7 月初国家队救市到8月的第二次大幅下跌之间,他趁着反弹继续大幅减持中小创股票,并将产品仓位保持在较低水平。

对于一位年轻的基金经理来说,如此大幅度的调仓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却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保存了牛市收益。以万家和谐增长为例,该基金自莫海波2015年5月6日接任基金经理至当年底取得2.10%的收益率,同期沪深300涨幅为-18.84%。

2016年,基于1、2 月份信贷数据放量以及两会期间政府稳增长意图明显,尤其是以 PPP 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平台项目加速推广落实,莫海波判断认为,基建会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题。于是,他从2016年一季度就开始买入基建行业,而且越跌越买,后来许多基建公司股票涨了1-2倍。

再比如2019年三季度,A股成长风格行情方兴未艾。莫海波上半年的持仓以地产、新能源为主,但当他判断出拐点,便果断的将地产持仓转移到半导体、消费电子上。四季度新能源板块、半导体和消费电子板块成为市场上最强的龙头板块。

2020年上半年,A股宽幅震荡,市场风格方面成长优于价值蓝筹,但偏左侧交易和逆向投资的莫海波却减持了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并基于对成长消费和价值蓝筹之间的估值差问题,逆向增加了低估值的地产板块,目前结构主要配置在新能源汽车、低估值及高分红的地产。

在刚刚过去的9月22日,是莫海波管理的万家社会责任18个月定开第一个封闭期结束的开放日。凭借着2019年、2020年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机会的把握,该基金在第一个封闭期获得了87.47%的总回报,而同期沪深300涨幅为21.30%。

以下为部分对话实录:

不去人多的地方,左侧买入左侧卖出

问:现在市场上做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相对少一些,能不能系统介绍一下你的投资框架?

莫海波:首先,我们会以一年的维度,在每年年底对市场做出自己的判断,当觉得市场风险较大时,就会进行仓位调整。这些判断主要是根据宏观、政策、资金、情绪等四个维度来监测市场信号,当市场信号和我们的研究判断高度一致时,我们就会较大幅调仓。

例如在2015年的5月份、8月份以及年末,市场波动较大,我们的仓位调整就相对频繁;2016年熔断后,我们判断市场整体在较低位置,于是便保持了较高的仓位运作。

然后,就进入我们的第二个维度——行业选择。每年,我们大概会选择1-2个主流行业进行重配。

这些行业有周期、有成长,例如2016年,我们就重配了基建、PPP这些周期行业,2017年重配了新能源汽车,2018年先后重配了地产、军工,2019年又重新回归到成长,关注点主要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还有电子,2020年上半年重点配置了成长股,下半年又切换到了低估值品种。

最后,便要落实在具体个股上。在以前,我们的选股比较简单,因为整个行业是同涨同跌的,个股之间只是涨多涨少的差异;但现在,个股分化非常厉害,可能一个行业里面有些涨50%,有些能跌20%。

所以,我们现在的基本原则就是选择各行各业的龙头进行配置。对于龙头公司的定义,我们侧重于考察的是它的市占率、市值,以及它本身的企业管理能力。

问:你是怎么确定要重配的行业的?

莫海波:我重仓配置的行业,一定要符合四个标准:

第一是这个行业一定要经过长时间、大幅度的下跌,我会在下跌的过程中去买。

第二是行业的估值,不论是纵向、横向还是和海外相比,都要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第三是行业里面的机构投资者较少。

第四是行业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因为过去长时间、大幅度下跌一定是行业基本面出现了问题,当这时候有了已经在市场中出现且被证实有效的变化时,我会在开始修复时就去重点关注。

问:怎么确定具体个股的买入和卖出的时点?你曾经讲自己喜欢左侧交易,但是左侧交易一般回撤比较大,这个可以通过买入时点改善吗?

莫海波:是的,我个人偏好左侧交易,左侧买入,也左侧卖出。

大家都觉得左侧交易的风险很大,但其实上述四个条件每个都对应风险的控制。比如,如果是长时间、大幅度下跌,就意味着风险已经大规模释放,除非再发生大的系统性风险,它才会有可能继续下探;同时,行业里面机构较少,也就意味着没有杀跌的动能。

当然,我也不能保证每次都买在最低点,但如果满足了这些条件,其实风险相对会比较低,只是什么时候涨的问题。确实,我们有可能会在买入之后等1-2个季度才会迎来行情启动,但一旦被市场挖掘,它的上涨就会非常流畅,因为里面没有机构,不存在博弈。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左侧卖出,我们每次在买入的时候就会设定一个目标估值或者目标价格。市场有泡沫化的进程节奏,不排除它有继续涨的可能,但这些钱我们不去纠结。

比如在2016年,基于1、2 月份信贷数据放量以及两会期间政府稳增长意图明显,我们预计基建会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题,于是从一季度我们就开始买入基建行业,当时我们重仓的一个基建类公司股价已经跌了两三年;后来许多基建公司股票涨了1-2倍,但在2016年11月份,市场最亢奋的时候,我们就大部分止盈了。

四季度价值占优,倾向低估值、顺周期板块

问:对四季度的宏观经济和A股市场怎么看?

莫海波:短期我认为市场还是震荡为主。中长期来看,应该整体震荡向上。

有三点逻辑,第一个就是中国的基本面较好,二季度之后环比改善的趋势明显;第二是上证指数仍处在历史底部区间,整体来看比较安全;第三,我们看到居民进入资本市场的速度也在加快。所以总体来看,我们认为中长期还是一个震荡向上的趋势。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债券市场流动性是边际收紧的,或者说是释放速度变慢,因为看到经济企稳以后监管可能从更长期的角度来调结构,所以债券其实是跌得比较厉害的。所以我们觉得,四季度最大的风险是国内外对货币政策的收紧,并形成共振,有可能是11月美国大选以后,这会对整个资本市场影响比较大。

因此,A股很可能会回到结构性行情中,考虑到目前成长消费和价值蓝筹之间的估值差非常明显,市场风格上,我们认为是价值占优,短期市场可能会更倾向安全垫更高的低估值、顺周期板块,比如地产、券商。

问:从时间维度来看,你看好低估值的期限是多长?成长风格行情会就此结束吗?还是说只是风格再平衡?

莫海波:我认为讲三、四季度的风格再平衡更准确一些。再看长些的确定性就没有那么大了,因为一般判断明年行情,要到年底才看得更清楚一些,那时候会有一些数据的更新、政策的表态、市场预期的呈现。

问:你在地产板块有很多年的投资经验,能不能谈一下你看好的逻辑?现在地产估值较低,未来估值提升的驱动力主要在哪里?

莫海波:地产符合我上面所讲的四个条件,比如地产里很多股票已经是10年滞涨,而且里面其实机构很少,再叠加估值很低,除非整个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否则它的估值不太可能再往下走,而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地产的安全边际高,再加上股息率高,这个时候我们买进去可能会输时间,但绝对不会输收益。一旦逆转,它就会走得非常好。

现在市场不给它估值,主要是因为2017年以来地产政策一直坚持房住不炒,使得投资性需求淡出,导致地产进入一个下行周期。

今年虽然房地产行业依然没有明显的政策放松,但是之前延后的需求在逐步释放,基本面(销售、利润率等)都有边际改善,销售回暖的韧性更强;再加上今年货币政策偏宽松,限价政策也有所放松,我们观察到,疫情后需求的自发恢复非常明显。

如果地产接下来几年能每年都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长,而估值仍然保持低位的话,有很多长线资金也都会回来配置,进而抬升估值。

问:配置上也会主要集中在龙头房企上?

莫海波:房地产只能配龙头。

以前中国有几万家房地产公司,优胜劣汰之后,龙头的市占率在急剧提升,而且会进一步提升。这是由龙头房企的产品和物业优势、融资成本、一二线政府资源(市场向核心城市集中)等多个因素决定的。

随着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地产公司的成长将从依靠价格红利和融资红利,变为更加依赖管理红利,企业间的差距也会拉大。

此外,监管层对地产企业的融资监管思路也在酝酿变化,正在从原本的“一刀切”转为“分类监管”,从而抑制高负债、高风险房企加杠杆的能力,利好财务稳健发展的龙头房企。

我们认为,龙头房企通过集中度提升可以保持持续高质量成长。由于房价小幅上涨和城市能级结构变化,房地产销售额(住宅)未来的降幅将明显小于销售面积的降幅,一二线城市销售额降幅更小,龙头企业的销售规模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问:除了低估值的金融地产,你也买了很多偏成长的新能源汽车?

莫海波:我们是从2019年三季度开始买新能源汽车,到现在有些标的大家都觉得贵了,但它和其他成长行业不同的是:

第一是基本面出现重大拐点。我们看到,在经历了退补还有本身汽车工业的下行之后,新能源汽车七月份的销量大幅转正,可以佐证是基本面好转的重要拐点,其基本面的高速成长预计在可见的1-2年内可以消化它的估值。

第二,电池产业链在全球具备极强的比较优势。从全球角度来看,虽然过去十年中国没有培养出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但中国的电池及其产业链是全球做得最好的,有龙头企业和全球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此外,欧洲市场重回高增长轨道也将带动中游电池和材料环节海外供应链景气度持续提升。

此外,下半年经济恢复、疫情影响滞后需求释放,也有望带来产业链各个环节公司的估值、业绩修复。

(蓝鲸财经 裴利瑞)

[责任编辑:h001]